[索引号] 11610827016089863Q/2025-00006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米脂县公安局 [ 发文日期 ]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打好“组合拳” 化解“烦心事”
打好“组合拳” 化解“烦心事”
时间:2025-07-08
来源:公安局
分享:

为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安全稳定,有效防止“小纠纷”变“大问题”,米脂县公安局以“预防为主、调解为先”为工作原则,以“排查细致、化解精准、预防有力”为工作着力点,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00起,化解99起,化解率达99%,未发生因矛盾激化引发的重大案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健全机制,压实责任链条

一是建立“三级联调”责任体系。建立“社区民警+综治网格员+司法调解员”的基层联调机制,明确派出所所长为第一责任人,社区民警包片负责,联合街道、村(社区)干部实行“日排查、周汇总、月分析”制度。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一般性问题,确保24小时内介入调处;对涉企、涉访等复杂矛盾,由分管局领导牵头成立专班,推动多部门协同化解。二是推行“清单化”管理机制。通过“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网格化排查机制,覆盖城乡社区、村镇,重点行业领域及特殊群体,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分类建立台账。累计出动警力900人次,走访群众600余户,县局召开专题研判会5次,建立重点矛盾台账25份,并实行销号管理,逐个化解。

突出重点,强化源头治理

一是紧盯民生领域矛盾。围绕邻里水路纠纷、婚恋纠纷、物业矛盾等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领域,联合住建、民政等部门开展专项排查2次,提前预警风险点1个。针对某小区物业与业主长期纠纷问题,通过搭建协商平台,推动更换物业公司并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避免矛盾升级。二是关注特殊群体风险。对大龄未婚、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等群体开展“一户一档”管理,联合综治、卫健等部门上门走访3次,提供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18人次,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及个人极端暴力事件。  

多元化解,提升工作质效

一是推广“枫桥经验”本土化。在北门川派出所推行“老赵说事室”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邀请退休老干部、乡贤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调解,成功化解积压十多年的宅基地纠纷2起,群众满意度达98%。二是多元联动,合力攻坚。实行联调联动制度,加强与司法、信访、乡镇府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信息共享、联席会商、联动处置机制,形成化解合力。今年以来,各派出所联合乡镇等部门共召开联席会议11次,商讨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5起。

巩固成效,防止矛盾反弹

一是跟踪回访,闭环管理。以矛盾纠纷“回头看”为小切口,坚持“一案一回访”,建立“电话回访+实地走访”机制,全力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巩固调解成效,严防矛盾纠纷“死灰复燃”。上半年,针对已解决的矛盾纠纷回访率为100%。二是源头预防,强化宣教。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安全防范宣传,通过身边典型案例分析、以案说法等形式,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纷争,提升自我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