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27MB29998746/2025-00001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米脂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发文日期 ] | 2025-02-24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米脂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
米脂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米脂县文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与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和县委两个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安排,努力拼搏、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持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全县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计划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党建引领,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素养
1.制定学习教育计划,加强干部政治建设。制定并印发《2024年米脂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关于在全系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与《全系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重点工作计划》。坚持领导班子率先学、带头学,作表率。全年共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12次、党员干部集中学习17次。通过集体研学、领导领学、干部交流学、强化干部理论武装。不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坚持“一月一主题”,定期组织文旅系统领导干部召开党日活动,开展红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先后赴绥德、靖边、吴堡、清涧等周边区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增强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
2.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加强干部责任落实。修订完善并新建《米脂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三重一大”制度》《米脂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会议制度》《米脂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考勤制度》等共7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手册、会签流程、组织协调、督导反馈等工作流程。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形成有目标、有举措、有考核、有反馈的工作闭环,积极推进高效机关建设工作。
3.常态化开展廉洁教育,夯实干部廉政建设。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市县清廉机关建设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研究讨论开展清廉机关建设的方法措施,进行统筹安排部署。通过党组会、局务会、全干会等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相关内容。组织集中观看《贪与悔》《借路敛财自毁人生路》等共7部廉政警示教育片,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聚焦项目引领,持续推动文旅项目建设
以赓续红色血脉为目标,统筹推进文物保护维修、全域旅游及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全县文旅产业基础不断夯实。2024年,全局共有8个项目纳统,累计上报固定投资14736万元。
4.市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一是窑洞古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北大街1号、3号、45号后院,东大街4号、8号以及32号、48号大门门楼保护维修工程,完成东大街10号保护维修招标,古城十字街区域风貌提升工程。二是米脂全域旅游功能提升项目:完成可研批复、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设计方案审查等8项审批事项。预计本月初完成初设审批,2025年初完成施工招标。三是窑洞古城精品民宿项目: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及工程招标工作。正在进行新建建筑基础施工及旧窑洞清理改造。
5.南部县产业振兴项目建设情况
2024年第一批南部县产业振兴项目中涉及的文旅项目为米脂县李自成行宫旅游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共有6个子项目,其中李自成行宫古城景区提升项目、李自成行宫商业街区投资项目、原农机公司精品民宿3个项目由我局负责实施,该项目总投资1.58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698亿元。市财政预拨2024年第一批南部县产业振兴专项资金3808万元,已拨付1345.6万元,拨付率为35.33%。
6.其他项目建设情况
一是完成常氏庄园旅游建设项目(一期),已建成开放并开园运营,陕北剪纸博物馆已建成开放;二是新建米脂县文化馆建设项目,已完成排练室改建工程、排练室室外改建工程等建设内容,完成投资140万元;三是完成高西沟、柳家洼和常遇春纪念馆景区标识标牌的制作;四是完成斌丞图书馆改建项目;五是完成5个行政村文化广场建设;六是完成吕家硷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七是完成米脂县文学馆(一期)布展。
(三)聚焦文化惠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9.坚持文化惠民润民。深入开展“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戏曲进乡村、非遗进景区、流动图书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发放各类图书约1500册次,参与约4000人次。组织开展基层流动服务15次,志愿活动10次,戏曲进乡村84场、文艺惠民演出42场。通过“公共文化云”“秦岭视云”等平台提供线上文艺服务100余次,活动直播 68场次。完成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中期督导工作,街镇文化站评定定级申报工作,沙家店镇文化站成功申报为第四批公共文化示范镇。
10.坚持非遗保护传承持续用力。依托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加强非遗保护传承;组织开展吹打乐、山水画、农民画、面花、秧歌等18期培训,培训人员800余人;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利用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开设民歌、秧歌、剪纸、纸塑、围棋等课程科目。深入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在各个景区场馆安排了13个大项,100多场活动,每场活动又包含了个若干非遗文化元素,实现以文兴旅,以旅振文,场所与活动相互增色,相互添彩。
11.坚持广电工作全面保障。对全县25640套户户通设备进行了抽查摸底,组织技术人员下乡进村维修设备40人次,接待群众咨询118次,户户通设备硬件维修109台,确保了农村群众正常收看收听户户通广播电视节目。对凤凰山转播台光缆线路进行了维修跟换,增加一套UPS电源设备,对原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的发射机进行改造,将一台300W发射机由CH45改为CH18,同时对各发射机进行主备链接,并在机房添加了监控系统,确保24小时无死角实时监控。应急广播平台进行日常发布信息300余条。
(四)聚焦文物安全,持续加大文物传承保护
12.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力度。一是文物修缮工程。完成北大街45号保护维修工程;东大街32号、48号大门保护修缮工程;完成杜岚故居抢险加固工程;完成北大街1号和3号、东大街8号抢险加固工程;完成北大街29号围墙及门楼修缮;启动柳青故居、东大街10号修缮工程。二是三防工程。完成常氏庄园安防工程,完成杨家沟革命旧址安防工程;三是陈列布展工程。完成沙家店粮站旧址陈列布展工程;启动杜岚故居陈列布展工程;四是其他保护工作。完成窑洞古城旅游基础设施十字街口外立面试点改造工程;完成第八批县保文物保护单位4处标志碑安装。
13.加快文物保护方案编制。一是编制完成了西大街17号抢险加固工程、东大街9号、东大街17号抢险加固工程、党中央转战陕北革命文物连片修缮工程-毛泽东周恩来旧居(新院)、十二月会议旧址、马明方故居抢险加固工程、木头则石窟、刘澜涛故居、马明方故居安防工程、盘龙山古建筑群防雷工程设计方案;二是编制完成常氏庄园院外道路及马厩维修工程设计方案7项文物保护方案;三是编制完成杨家沟革命旧址消防工程、杨家沟革命旧址防雷工程4项三防方案;四是完成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米脂段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14.推动文物保护工程报批与验收。米脂常氏庄园东院院外道路、东侧马棚,北院西侧马棚保护修缮项目经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常氏庄园消防工程设计方案经陕西省文物局批复。完成王沙沟石窟(万佛洞)抢险加固工程终验;杨家沟革命旧址部分革命旧址保护维修、供销社抢险加固工程、沙家店战役遗址粮站旧址修缮工程终验已报省文物局。完成常氏庄园中心院、东院保护维修工程、姜氏庄园东寨墙抢救性维修工程、盘龙山古建筑群消防工程,杨家沟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初验。
(五)聚焦文旅融合,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16.加快推进A级景区创建提升。迎接了省文旅厅及专家组对杨家沟革命旧址景区AAAA级创建的验收检查工作。10月10日,杨家沟革命旧址被省文旅厅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步申报“常氏庄园”景区为国家级3A景区,正待市文旅局验收通过。
17.实施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县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4G信号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建成县级旅游景区视频监控平台,全县A级旅游景区重点部位视频监控信号全部上线县级监控平台,并接入省文化和旅游厅旅游景区视频监控平台,信号质量稳定清晰。按照国家A级旅游厕所标准制定设计标准图集,实行标准化建设,改扩建旅游厕所3个,做到洗手区、集水槽、水电和无障碍设施优化完善。目前全县共建成A级旅游厕所13个,百度地图上线率100%。
18.全面提升文旅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组织旅游科室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及民宿管家共10人参加了全市旅游民宿管家暨旅游统计业务人员培训,全面提升了科室人员及民宿管家的旅游民宿经营管理专业能力;组织重点村镇干部15人参加了陕西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全面提升村干部的乡村旅游发展专业知识与技能。联合县委组织部在高西沟村成功举办“文旅兴县”专题培训班。各街镇、部门分管领导、业务干部、村级带头人等共计60人参加培训。
19.开展米脂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对全县8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古籍、图书馆博物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四大类文化资源以及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历史遗迹等8大类旅游资源开展全面普查工作,编制完成《米脂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米脂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含附图和资源名录)》《米脂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并逐级申报省市文旅部门。
20.文旅市场不断升温。2024年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327.86万人次,同比增长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11%。
二、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推进速度较为缓慢。米脂县李自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征迁工作迟滞而阻碍较大,导致其推进速度较为缓慢;
二是资金不足。实施项目周期长、建设内容多,一些例如因技术变更、设备改造等前期未充分考虑到的费用支出逐渐显现;部分资金未能按时到位,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不足的局面;
三是人员短缺。随着文旅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项工作的任务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景区管理、文化旅游新媒体板块宣传工作人员紧缺问题日益凸显。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文化工作
1.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是实施体育场、银城社区等文化分馆、图书分馆建设项目;二是完成部分街镇文化站功能提升改造项目;三是实施县文化馆功能提升改造项目;四是打造无障碍阅览室,采购盲文读物,有声读物、电子助视器等产品;五是建成纸塑、泥马马非遗传习所;六是完成剧院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七是开工建设“绥米唢呐”展馆;八是完成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验收创建工作。
2.加强保护,深化传承
一是开展非遗培训,在利用好现有五个市级非遗传习所的基础上,开展剪纸、民歌、唢呐、打击乐、农民画、秧歌、米贴画等15个培训,发布网上教学资源不少于10期;二是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利用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开设民歌、秧歌、剪纸、纸塑、围棋等课程科目;三是深入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利用“春节”“中秋”“国庆”等传统节目,开展相应的非遗(民歌、秧歌、唢呐、说书等)展示活动,扩大非遗项目的影响力。持续打造吹打乐团,米贴画等文化品牌;四是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继续开展非遗挖掘申报工作。计划申报国家级唢呐传承人,非遗项目级别提升,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市级非遗项目申报省级非遗项目,县级非遗项目申报市级非遗项目。并持续开展非遗普查,挖掘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申报驴板肠制作记忆、打干炉非遗工坊。
3.丰富文化供给与对外交流
组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办好2025年“陕北榆林过大年”米脂分会场、“窑洞古城国际摄影周”等品牌活动。持续开展陕北民歌展演活动及参加“永远的山丹丹”展演活动。
4.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配合米脂民俗博物馆、陕北方言博物馆、卧虎湾博物馆建设和布展项目。
(二)旅游工作
一是对标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任务,重点推进全域旅游标识体系、停车场、旅游厕所、智慧旅游平台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制作完善杨家沟革命旧址景区、高西沟景区等景区外部道路沿线标识标牌。三是开展好“陕北榆林过大年”米脂分会场、“清爽榆林”米脂分会场相关活动,促进旅游人数、收入双增长。四是抓好李自成行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作,保质保量抓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成。五是开展“519中国旅游日”宣传工作,积极参加省内外丝博会、旅博会等旅游推荐宣传工作,全面展示米脂文旅发展成果。六是组织举办“全县讲解员培训班”“米脂旅游推介官”培训班,着力提升米脂讲解员整体素质。七是全面完成全县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分级评定资源等次类别,建成全县文旅资源数据库,并对接纳入省市文旅资源数据库,为下一步文旅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三)文物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窑洞古城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窑洞古城东大街、北大街沿街重点建筑保护维修工程。二是积极争取中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力争启动盘龙山古建筑安防工程、杨家沟革命旧址防雷工程、姜氏庄园安防工程、天王塔安防工程等8项工程。
三是启动沙家店战役遗址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四是启动党中央转战陕北文物连片保护修缮项目。五是完成米脂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初步建立米脂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据库。
米脂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2024年12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