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610827MB2999663N/2025-00034 [ 主题分类 ] 土地
[ 发布机构 ] 米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发文日期 ]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米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
米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
时间:2025-09-03
来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分享: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并监督实施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县组织编制完成《米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4年7月31日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陕政函〔2024〕114号),现予以公告。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包括米脂县域及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县域范围为米脂县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1178.71平方公里(其中8.07平方公里飞地位于横山区);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为地处无定河河谷用地的银州街道和城郊镇区,总面积 12.53 平方公里。

二、总体定位和规划目标

(一)总体定位。聚焦米脂县城市特色、未来发展构想和上位规划定位,本次规划提出将米脂县构建为“全国生态治理典范,陕北千年文化盛地”的总体发展愿景。规划落实榆林市国土空间战略定位,结合米脂县发展实际,确定米脂县的三大规划定位分别为:全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县、全省一流高端盐化工基地、宜居宜业宜游全域旅游示范县。

(二)规划目标。到 2035 年,全国生态治理典范,陕北千年文化盛地充分展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落实全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县、全省一流高端盐化工基地、宜居宜业宜游全域旅游示范县发展目标,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空间多元繁荣,富有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

三、国土空间格局

(一)总体格局。遵循自然地理格局、经济发展趋势和主体功能定位,落实规划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协调米脂县开发保护需求,构建“一核一轴,两翼三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二)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6.0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3.5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4.0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05万亩以内。

(三)国土空间规划分区。落实米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按照全域全覆盖、不交叉、不重叠的原则,将县域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和乡村发展区6个管制分区。明确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引导,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四、农业空间

以苹果、小米等优势农产品为立足点,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优质耕地集中连片布局,特色产业优化补充,规划形成“一带三区多园”的农业空间格局。

五、生态空间

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针对生态保护和修复需要,规划形成“一轴两翼四区多点”的生态格局。

六、城镇空间

规划形成“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以米脂中心城区为统筹中心,各镇职能分工明确,在维持盐化工、农业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带动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七、文化空间

规划形成“两心、多点”的文化空间布局。两心:以米脂中心城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核心、以杨家沟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核心。多点:县域内的多个重要文化空间节点,包括天王塔、木头则石窟、沙家店战役遗址、常氏庄园、姜氏庄园、马明方故居、李鼎铭陵园与故居等。

八、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县级—重点镇—一般镇—行政村”四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县、功能完善、级配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

九、综合交通体系

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坚持补短板、调结构、控节奏、保安全,严格落实建设条件,加快构建“纵向廊道引领,东西线路贯通,全域网络支撑”的县域交通格局。

十、中心城区空间规划

(一)城市性质。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将中心城区打造为红色文化彰显地、绿色产业创新转型城、宜居宜业宜游精致县。

(二)发展目标。从人均指标、生产效率、生活品质等多个维度论证城市合理规模,引导中心城区国土空间综合价值的提升。到 2035 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11.67 万人,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集中建设区规模1252.95 公顷。

(三)空间结构。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用地条件和建设基础,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生活区与生产区、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关系,确定中心城区中心,功能组团与主要轴线,最终构建“一河两岸、一城四区”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四)蓝绿网络。构建“一环两带、多点”的蓝绿空间系统,满足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目标。其中“一环”指建成区外围生态绿化环,强调山体保育。“两带”指依托无定河及两岸绿地形成的自然生态景观带、以及铁路两侧的防护绿地所形成的人工防护绿化带。“多点”指多个城市绿地及社区级绿地。

十一、规划实施保障

以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加强县级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控,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制定配套政策,建立规划传导和管控体系,深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设国土空间“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有效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